研究方向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方向 >> 正文

针灸经络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

发布日期:2022-03-28    作者:针灸经络研究所     来源:     点击:

研究方向之一:经脉脏腑相关研究

经脉脏腑相关研究是针灸经络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既往我们通过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以“心经-心-脑”为主线,开展经脉脏腑相关、经穴效应特异性、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的研究,论证了心经经脉(穴)与心脏和脑相关的原理,从神经分布、躯体分节、躯体-交感神经-内脏联系详细论述了体表传入引起交感反射、内脏功能调节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及耳-迷走神经联系的途径和作用机理,先后提出了“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的核心”“经脉脏腑与脑相关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突破口”,并强调从“边缘系统-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深入研究经脉、脏腑与脑相关。

十四五期间,本研究方向将继续深入开展心经-心脏-脑相关的作用机制研究,并探索产学研合作,开展相关产品研发。建设期内拟申报和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篇,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1项,主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1次,参加国际/国家级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6人次,进入省级人才(含后备人才)1人。


研究方向之二:灸法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

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灸法研究会所在单位,在继承安徽灸法传统特色的同时,通过参与实施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工作,开展了艾灸温通作用机理、艾灸烟效应及其机理研究,以及艾灸临床相关设备研发工作。“热证贵灸”是安徽灸法的代表性学术思想之一,也是“安徽灸”的特色品牌。近年来,通过开展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艾灸燃烧产物的物质成分及其作用、艾烟对嗅觉通路影响的相关工作,逐步明确了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嗅觉通路参与艾烟效应的作用途径,以及不同浓度艾烟对鼻粘膜、嗅球的影响;区分了不同年份、不同部位的艾草的物质成分;设计和研发了艾灸临床应用器具、烟热分离设备。

十四五期间,本研究方向将深入开展灸法应用及效应机理研究,申报并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篇,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主办和承办国家级、省级学术研讨会4次,参加国际/国家级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3人次,进入省级人才(含后备人才)1人。通过主办灸法研究会年会、承办和协办国际学术会议分论坛等形式,开展科学普及,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研究方向之三:针刺作用机理研究

针刺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是现代针灸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研究所传统的特色研究方向之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针对临床有效的针灸治疗疾病谱,先后开展了基于内质网稳态的针刺效应物质保护惊厥性脑损伤、针刺治疗慢阻肺的胆碱能通路和中枢作用机制、针刺效应物质调控心肌细胞HCN离子通道、针刺调控高血压的作用机制、胃俞募穴针刺调节胃运动等方面的研究,从生理、病理、电生理、分子生物学等角度,阐释了针刺作用的科学机理;通过广泛开展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脑电图技术应用以及多电极微阵列、微透析采样分析技术等,在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中,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十四五期间,本研究方向将深入探索针刺后机体内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效应影响的作用研究,申报并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篇,主办和承办国家级、省级学术研讨会4次,参加国际/国家级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1人次。


此外,在各个研究方向建设中,积极拓展思路,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职称、学位结构水平,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改善实验室环境条件,提高管理水平。